close

一般來說,冬至時北方大多吃水餃或者是餛飩,而湯圓才是南方的必備食品,因為古時侯有「冬餛飩,年發飥」的說法,也有人用餛飩來祭祖,古時的富貴人角講究新奇,在一碗餛飩中作出十幾種口味,稱為「百味餛飩」,而冬至當天為什麼要吃餛飩呢,根據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中記載:「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
我們的冬至「湯圓文化」大約由宋朝開始,明清以後,江南人也在冬至以湯圓祭祖、祭灶,其中湯圓有分大小,有餡而大者稱為「粉團」是晚上祭祖的供品;而無餡較小的是「粉圓」,是早上拜神的供品。
從古時侯起,各地就有許多深具地方特色的冬至湯圓習俗,如湖南人過冬至,會殺雞宰豬,把肉陰乾稱為「冬至肉」,俗話說:「吃過冬至肉,身體賽牛犢」,意指身體壯如牛;而杭州人則把冬至那天吃剩的魚頭魚尾放在米缸過夜,第二天再偪出來吃,稱之為「安樂菜」,俗話說:「吃過安樂菜,萬事都順遂」,常洲人則吃一種隔夜的熱豆腐,象徵富有的意思。
而近來國人也有在冬至節裡進補的習慣,在寒冷的天氣中為了抵禦寒冬,身體會消耗掉比平常更多的熱量,因此以高熱量的食品進補也符合養生之道。一般而言進補是以肉類食物為主,再加上各種滋補的藥材燉煮,補冬的內容視家庭貧富而異。「有的宰雞、殺鴨、燉八珍,有的買羊肉和烏棗燉食,貧戶則以福眼肉和糯米、糖燈米糕而食,皆對身體有益。」在過去的農業社會中,一到冬至可說是家家戶戶打牙祭的好時機,不過由於國人生活品質提高,在健康為前提的講究下,冬令進補的風潮已不像農業社會時那樣備受重視了。
這樣冬至吃湯圓、進補的習俗已歷時數百年,變化不大,甚至到了清末年時流行冬至當天吃湯圓有生男、生女的習俗出現,在『新竹縣志初稿』卷五記載:「十有一月冬至日,......先用一夜少婦用岸炙丸,視丸形開闔、凸凹、卜生男生女之兆」。
冬至的湯圓俗稱「冬節圓」,要作紅、白兩色,另外再作如雞蛋大的湯圓紅白各六,內包糖料、花生粉等等,稱為「圓仔母」,家中若有小孩的就讓他們用染色的小湯圓捏塑一些動物的造型給小孩當玩意兒,俗稱「做雞母狗仔」,這些冬節圓日後乾燥給小孩子吃,能保佑小孩平安長大,另有一種習俗是每匙只舀兩粒,吃到最後,未婚者必剩下奇數,已婚者必為偶數,嗜睹者也會以碗中剩下的湯圓數的奇偶數來預測自己的賭運。
在台灣,台南的習俗還有在冬至當天拜神佛、灶王爺、三界公及地基主的習慣,另外除了湯圓外還會準備一種「菜粿」,做法是用糯米浸水後用石磨磨湯圓,加上一些紅色色素以增加美觀,再來就以蘿蔔絲、花生粉、白糖、肉燥等作餡料,包好後捏成半月形可放在高麗菜上就可以放進蒸籠,因為散發有淡淡的高麗菜香,因此也是冬至時很受歡迎的食品。

冬至imagesCAW2OA6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